近期,金价再次步入上涨通道。截至11月13日记者发稿时,现货金价突破4200美元/盎司,今年以来涨幅超60%。行情火热之下,多家银行持续调整积存金业务规则。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反映出银行审慎管理风险的态度。记者走访银行网点发现,受市场行情和黄金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积存金业务受到投资者欢迎。专家提醒,投资者应注意金价高位波动风险,避免单一押注黄金市场。
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规则
11月11日,中信银行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形势变化,自11月15日起,该行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最低定投金额从1000元调整为1500元。
事实上,这是今年商业银行上调积存金业务门槛动作的延续。10月13日起,工商银行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10月21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按金额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1000元调整为1200元。
另外,建设银行在11月11日的公告中宣布了巨额赎回规则,单日所有客户累计净赎回申请(含兑换卖出)超过上一交易日建设银行全部积存余额的20%,视为巨额赎回。出现巨额赎回,建设银行有权不接受超出部分的赎回(含兑换卖出)申请。若连续两个交易日(含)以上发生巨额赎回,建设银行有权于下一交易日暂停赎回交易(含兑换卖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国际金价经历大幅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银行出台提高积存金业务门槛、设置赎回限制等措施,旨在筛选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客户,有助于防范集中赎回的流动性风险,降低在市场剧烈波动时自身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和亏损风险,保障业务平稳运行。
投资者积极参与
11月13日,记者走访中信银行北京大兴区某支行和建设银行北京市西城区某支行,了解积存金业务的开展情况。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金价涨势不错,积存金业务受到投资者热捧。该业务的一大亮点在于,投资者买入一定克数的积存金后,可兑换为实物黄金。近期,来网点咨询积存金业务的客户不少,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手续费和实物黄金的提取流程。
记者注意到,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告诉记者,该公告的核心在于两方面税收的关键区分。首先是对交易场所的区分,对于交易所场内交易标准黄金在实质上依然免征增值税,场外的黄金实物交易则无法享受税收免征,需按13%税率缴纳增值税。另外,在交易用途方面,当涉及投资性用途时,下游投资者从会员单位购买黄金时只能拿到普通发票,这意味着购买黄金所负担的税款无法在下游抵扣,阻断了抵扣链条,增加了持有和交易的成本。
张林认为,由于交易便捷、成本透明,不必提取实物的黄金投资产品(如黄金积存账户、黄金ETF和纸黄金)对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做好资产配置
对于当下的黄金投资,张林给出了建议。他认为,投资者应认识到本轮金价上涨与美元走弱现象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需要关注美元走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虽然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金价上涨仍有避险因素和央行增持因素的支撑,但是在短期内金价快速上涨,多头交易已非常拥挤,市场波动风险较大。他建议投资者通过多资产配置分散风险,避免单一押注黄金市场。
董希淼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仍然较强,国际金价仍有一定支撑,但金价在高位的波动将加剧。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基于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合理配置黄金及相关产品,理性控制投资仓位,不要盲目追涨杀跌。投资者要了解建设银行最新推出的“巨额赎回”条款,认识到在市场极端情况下,赎回申请可能会被延迟或部分拒绝,并做好流动性管理。同时,可利用规则优化体验,更长的交易时间和挂单有效期提供了更多操作灵活性,投资者可以善加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