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暴来临时,真正对冲风险的是粮食——配置农业50ETF正当其时

2025-04-10 11:01 | 发现网

  近期,由于特朗普引发的关税战、贸易战,全球股市、大宗商品都出现一轮快速下跌,就连强势的黄金都出现了调整。而引人注意的是农业主题ETF却出现了逆势上涨。截至2025年4月8日,华夏中证农业主题ETF(场内简称:农业50ETF,代码:516810)近一月涨幅达7.89%,显著跑赢市场主要指数。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深层逻辑:在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的当下,粮食安全已超越传统大宗商品属性,成为对冲不确定性的战略筹码。


  贸易战催化下的农业价值重塑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54%关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后。对美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累计税率升至44%-49%,直接推升进口成本并加速替代进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大豆进口占比已降至21%,而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成为主要替代来源。这种供应链断裂不仅推高了产品价格,更倒逼政策端发力。


  与此同时,种业安全成为国家战略核心。中国计划将大豆单产目标提升,隆平高科的多款玉米、水稻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并推向东南亚市场。这种“进口替代+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使得农业板块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


  农业50ETF的配置逻辑


  作为市场中跟踪中证农业主题指数的ETF产品,农业50ETF(516810)展现出独特优势。其持仓覆盖畜禽养殖(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饲料(海大集团)、种业(隆平高科)等核心领域,前十大重仓股权重集中度达58%,精准捕捉农业现代化与供应链重构的红利。在近期市场回调中,该ETF最大回撤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凸显避险属性。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农业板块处于历史低位。这种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而行业拐点——如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6个月低于正常水平则打开了板块的上行空间。


  长期来看,农业板块的底层逻辑已然改变——它不再仅是周期波动的载体,而是大国博弈中保障民生的战略资产。正如巴菲特所言:“在纸币泛滥的时代,土地里长出的财富才是真正的硬通货。”配置农业50ETF,既是对冲黑天鹅的压舱石,亦是分享农业科技革命红利的船票。


责任编辑:周子章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