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质

2024-11-13 10:04 |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艺观潮】


  作者:刘永昶(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当下,中国影视业繁荣发展,让受众拥有充沛的选择可能,受众的审美水平在大量日常观看中不断提高,反过来又推动创作者努力创新,催化影视作品艺术特质的流变。近年来,现象级影视剧不断涌现,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引领着同题材类型的创作。优秀影视剧不仅包括深邃而广阔的历史和现实内容,还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成为大众文化的热点、焦点,也在不同的领域中集聚出新的艺术特质。


  长片与短剧相映成趣,使人们获得更丰富多样的观赏体验


  在常态化的影视剧类别之外,近年来涌现的一些优秀电影作品越来越长,而优秀的剧集作品越来越短。长片与短剧相映成趣,似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电影与剧集的类别界定,也打通了大小屏的传播介质区隔。


  影视作品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质

  资料图片


  电影的“长”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单片时长超过90到120分钟的基本设定。如《长津湖》《长安三万里》《流浪地球2》等现象级电影作品片长接近3个小时。时长变长,给创作打开了更开阔的叙事格局,可以容纳更复杂丰富的人物与情节设计,进而提供给观众更系统完整的视听体验。另一种是系列作品越来越多,《白蛇:浮生》续写了《白蛇:缘起》的故事,《流浪地球2》展现着《流浪地球》故事发生之前的世界,《长津湖》获得热烈反响后《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显然预示着第二部、第三部将接踵而来,而《熊出没》《唐人街探案》等系列影片更是以多部作品激发受众的持续期待。这些作品自成体系,单片之间彼此独立又互相呼应,创造出宏大的故事世界。电影篇幅变长,与人们观赏需求改变有关。近年来,随着阅片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单一类型创作、叙事样态的新鲜感和期待值有所下降。为了持续吸引观众,给他们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很多电影尝试类型融合、多线叙事、多重反转。这就使电影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为容纳这些信息量,电影越来越长。


  剧集的“短”也表现为几种形态。比如《石头开花》《功勋》《我们这十年》《理想照耀中国》等单元剧,在形式上打破了电视连续剧的连续性。每个单元,无论单集还是数集,都有自成一体的故事,并由不同的导演与团队来创作。创作者各显身手,创作出篇幅短小、节奏紧凑的故事,给观众带来“移步换景”的审美体验。再如,迷你剧精品涌现。近年来引发观众热议的多部作品,如《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等都在6至12集之间。还有单集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的微短剧崛起,占领了人们的碎片时间。剧集向短,也与人们观赏习惯变化相关。媒介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文娱消费习惯,这在移动终端异军突起的当下尤为显著。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习惯手机小屏即时性、快进式、浅投入、高强度的信息接收方式。短视频崛起,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短而精的剧集内容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所以,无论长片还是短剧,事实上都对应着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观众观赏需求的变化。前者适合全情投入、带有仪式感的观看方式,让放映厅的观众共同体验此情此景,获得情感共振。后者适合日常、碎片化的“伴随”式观看方式,让观众在地铁上、餐桌旁等生活场景中随时投身到剧情中,高效利用空闲时间。这两种媒介经验恰好形成了一种共生互补关系,使人们获得更丰富多样的观赏体验。


  随技术发展,电影和剧集不断借鉴、融合彼此的表现手法


  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影视生产与接收的传统方式。在生产端,从高清摄影技术、虚拟制作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极大地提升了影像表达的质量和空间;在接收端,超高清视频技术、沉浸式音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时互动技术等也在不断地给观众带来视听冲击。两者交互赋予了影像更强大的表现力,使历史的可以重现,现实的可以升华,想象的可以表现,具象的可以深描。


  于电影而言,近年来不同类型创作均有亮眼表现,如神话电影中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科幻电影中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军事电影中的《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动画电影中的《长安三万里》,谍战电影中的《解密》等。在传统意义的大片基础上,这些作品进一步体现出技术塑造的强大视听效果。比如,《解密》利用IMAX摄影超大画幅、高分辨率的特点,将影片中的关键场景如红色沙滩上的对决、夕阳下的梦境等展现得气势磅礴而又细腻入微,还采用高帧率拍摄技术,打破传统电影的“梦幻感”,使密码破译过程中的紧张对决、梦境中的激烈交锋等高难度动作场面更为流畅逼真,极大提升了动作戏份的观赏性。这些技术将影片的视听效果提升至全新高度,让观众在作品营造的极致景观中,享受极致的观影体验。


  影视作品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质

  资料图片


  再来看剧集,很多作品不满足于单纯故事好看的诉求,开始追求影像好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使用胶片的电影摄影机和使用磁带的电视摄影机,大体界定了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影像形态区别。而到了今天,数字摄影机全面普及,数字剪辑、数字特效也成为影视制作的通用手段。很多原本只有电影才能实现的影像效果,如今剧集创作也可以表现出来了。如此一来,具备电影感,在故事和影像两方面都很吸引人的剧集作品不断涌现。比如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梦华录》,通过精彩的故事讲述和细腻的影像呈现,让人们领略大唐的恢宏气象或宋代的市井风情。


  影像技术不仅让场景更为真实,动画更加生动,特效更加震撼,也让电影与剧集形式边界越来越模糊。这促使创作者不断借鉴、征引、融合彼此乃至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让影像有了别开生面的审美品格。


  通过衍生、共享,大众参与下影视文本的意义生产始终“在路上”


  在传统的影院银幕与电视机荧屏之外,今天影视作品越来越依赖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无论是过去的经典作品,还是现在的热播作品,一旦进入互联网场域,便不可避免地进入文本衍生的响应语境中。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影视文本的意义生产始终处于“在路上”的未完成时。单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和其衍生文本一起,就可以自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影像世界。而在其间,影视审美也在作品与大众的热烈交互中不断被形塑并确认。


  在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等流媒体平台上,受众们通过文字与影像的表现手段,创造着千变万化的影视衍生文本。影视片段“拆条”使精彩的、动人的或有趣的影视剧片段获得了独立传播的可能。影视混剪的素材可以是单部作品,也可以是多部作品。人们围绕影视作品本体、演员或者某一特定主题创作,让影视文本在重组中焕发新意。影视解说通常在三五分钟的时间内对影视作品的某个特征或元素进行解读,如对《开端》时间循环理念的解读,对《流浪地球》涉及的科学概念的解读。还有影视评论,除了在弹幕、评论区、豆瓣上的文字评论之外,视频评论也较为多见。影视衍生文本的创作主体是青年人,这属于青年文化现象,映射着青年文化的特征。它们是不拘一格、活泼生动的,是创新不断、灵光闪现的,也是互动踊跃、彼此呼应的。


影视作品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质

  资料图片


  青年人能将这种创造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更生动的融入个体生命中的衍生文本体验。比如近年来“跟着影视剧去打卡”颇具代表性。不同的影视剧文本赋予不同的地方别样的意义。受众或为了追寻影视剧中的时光,或想感受影视剧里的精彩生活,或希望在与影视剧相似的空间中寻求精神休憩,于是展开一次次旅行。而“跟着影视剧去打卡”的一个个青年旅游者又成了新的传播结点。他们随时随地登录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继续创造着、扩散着影视作品衍生文本。这样的传播逻辑有着统计意义上量变的确定性,也有着质变的不确定性——看似波澜不惊的“帖子”随时有可能出圈。


  越是优秀的影视作品越容易激发起衍生文本的创作活力,好的衍生文本与好的影视作品互相成就。优秀的作品从来不会缺少追随者,影视剧创作的根本在最广大的人民中,他们的审美自觉从根本上决定了影视剧发展的未来方向。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3日15版)


责任编辑:高冉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