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衣着总是非常简朴。有一次,他前往东北参加一个国家小麦会议,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同行者。那位同行者看他穿着一身浅咖啡色的工装,以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就让他帮忙拿行李箱。返程时,父亲又主动提出帮他提箱子,但那位同行者却连忙拒绝,在会议上听到父亲的发言时,同行者才意识到给自己提行李的竟是一名科学家。”
在近日于山东东营举办的弘扬李振声精神座谈会上,李振声的女儿李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分享了这样一个关于父亲的小故事。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近日遗传发育所在山东东营举办座谈会,呼吁青年科学家学习李振声精神。
“李振声先生是我国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座‘灯塔’,他的贡献不仅在于解决了一个个重大的农业难题,更在于他所展现出的伟大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说。
“大赢在德,小赢在智”
“李老师常对我们说,做人这一辈子‘大赢在德,小赢在智’。”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的博士生童依平回忆说。
这句话也是李振声一生科研和做人之道。
李振声的博士生“开山弟子”、遗传发育所研究员陈化榜说,李振声对学生常常关怀备至,但对家人却公私分明。1990年陈化榜考取博士生时,李振声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为了确保科研指导,李振声每个星期都会面见陈化榜3次。“有时,李老师下班后在实验室指导完毕,会让我坐他的车到家里吃饭,但他的女儿李滨却从未有过坐他车的待遇。”陈化榜说。
在科研上,李振声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生活中,他却十分简朴、自律、接地气。在陕西研究小麦远缘杂交时,李振声总是能和农民打成一片,吃过120多个农民家里的饭,了解农民的想法和需求。在和学生一起用餐时,如果觉得饭自己吃不完,他会先让学生拨走一些再吃,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他十分淡泊名利,觉得自己“不愁吃、不愁喝,钱够花就可以了”,把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的奖金分给了集体,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捐给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
李滨回忆说:“我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就像我身边许多叔叔阿姨辈的人一样。他会跟我讲做人的基本道理,教育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立身之本;要秉持孝道、心怀善良,对人一视同仁,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他还特别看重勤奋好学,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的知识和力量有限,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人学习;教导我要勤俭节约,生活上不与他人攀比。”
李振声一生深受老一辈科学家的影响。1951年,李振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后,在河北衡水进行牧草栽培期间结识了小麦育种专家庄巧生。庄巧生居住在简陋的土房里,睡得也是土炕,但屋里书桌、床铺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庄巧生说:“一室之不治,焉能治天下。”这句话也成为李振声自我要求的标准。
李振声在观察小麦籽粒。遗传发育所供图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作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声一生育成“小偃”系列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从农业可持续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准备优质基因资源在内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总目标,被整个中国农业科技界所接受;擘画并推动了向盐碱地要粮的“三场战役”——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以及在年近90岁时提出的“滨海草带”战略构想,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渤海粮仓”首席科学家刘小京至今仍清楚记得,2010年春节到李振声家中汇报南皮站中低产田增粮的设想时,李振声挥毫泼墨为项目题名“渤海粮仓”。李振声不仅绘制了这一增粮工程的宏伟构想,还制定了项目的顶层设计方案,涵盖了水源、人力资源、作物品种、产业发展以及土地耕作等多个方面,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在项目落实过程中,他非常注重细节,积极联系国家和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相关部门,努力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李先生经常教导我,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刘小京说,“他还强调做农业研究不能光靠想象,一定要深入田间地头,亲自观察和实践。”
令人敬佩的是,尽管当时李振声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且年逾八旬,但他却经常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喝点牛奶,就乘坐高铁往返于北京与南皮实验站之间,在试验田里一看就是半晌。
“与李先生一起工作的十多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更加细致、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刘小京说。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童依平就跟李振声参加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他亲眼看到,李振声在工作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广泛调研,该盐碱地治理工作一年为国家增产504.8亿斤粮。20世纪90年代后期,李振声还多次冒着风沙,坐着经常“抛锚”的双排座厢式货车,走在没有硬化的颠簸土路上,从北京经河北坝上到内蒙古赤峰深入草原进行调研,基于长期的积累于2020年提出“滨海草带”的战略构想。
“李老师善于从身边的一个数据、一件小事中发现问题,提出影响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童依平对李振声在科研上高瞻远瞩、知行合一的作风深有感触地说。
李振声(2017年)。赵杰摄
“羊头摸摸,狗头摸摸,啥也摸不着”
“李先生一生在科研上追求极致,他是中国小麦和农业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他与我国几代老一辈科学家们所做出的贡献,堪称是农业科研领域的‘两弹一星’。”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张爱民说,“我国小麦产量从1949年一亩地八九十斤的低产,增长到现在900斤左右的高产,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
“李老师曾对我们说‘羊头摸摸,狗头摸摸,啥也摸不着’,他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遗传发育所研究员郑琪对《中国科学报》说,“作为一名育种出身的科学家,他对工作十分专注,从陕西杨凌、到河北南皮再到北京昌平,哪一块试验田里有好材料,他都记得很清楚,要求我们也尽量做到这一点。”
李振声在科研上的执着有目共睹。为了攻克有“小麦癌症”条锈病,他在杨凌坚守麦田23年,才培育出培育“小偃六号”系列抗病小麦。陈化榜记得,1992年在昌平平西府的育种基地,六十多岁的李振声戴着草帽、带上饭盒,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李振声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推动了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成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育种的开端。
“90岁后,李老师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说,“了解到偃麦草种子过轻,不易机器播种,李老师就在家用面粉把偃麦草种子包裹成‘像小药丸一样的丸粒’,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还像过去在家中阳台上种小麦一样,种了一盆盆偃麦草。”
“李振声先生在科研上认真执着、知行合一、胸怀家国,他的精神是遗传发育所的宝贵财富。”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副所长(主持工作)傅向东说,他希望新时代的科学家们传承李振声精神,提振精神和士气,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2年,遗传发育所成立了李振声“滨海草带”青年突击队,集中所内十多个育种和养殖团队的优势科研力量,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开展攻关,选育同时具备耐盐和耐涝特征的牧草资源。“青年突击队决不会辜负李先生的名字,一定把李振声精神发扬、传承下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盐碱地产能提升,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滨海草带”青年突击队队长、遗传发育所正高级工程师王建林说。
遗传发育所参加弘扬李振声精神座谈会的与会者在山东东营育种基地。遗传发育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