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光伏失利后 棒杰股份管理层迎来“大换血”

2025-08-13 09:56 |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黄鑫磊 每经编辑|魏官红


  8月11日,曾经的光伏跨界者棒杰股份(002634.SZ,股价5.1元,市值23.43亿元)公告称,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补选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


  当天,棒杰股份还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多份议案,包括选举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聘任总经理,调整部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人员组成等。


  近期,棒杰股份动作频频,先是终止光伏项目,紧接着部分高管离职,新管理层团队迅速到位,公司表示将聚焦无缝服装业务核心战略方向。


  新团队有金融、投资背景


  棒杰股份的管理层调整始于7月下旬,此前,公司公告称,陈剑嵩、陶士青、杨军、王心烨、刘栩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职务,且一并辞去相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务。其中,陈剑嵩彼时为公司董事长。


  对此,棒杰股份表示,上述人员本次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公司将按照法定程序尽快完成公司非独立董事补选、董事长、副董事长、专门委员会成员选举工作。经公司董事推举,在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前,公司将由董事郑维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主持董事会工作。


  8月11日,随着新的非独立董事补选完成,棒杰股份召开董事会会议,完成新管理层的选举与聘任。具体来看,选举曹远刚为董事长,选举贺琦为副董事长,聘任夏金强为总经理。


  此外,棒杰股份对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人员组成进行了调整:战略委员会由曹远刚、沈文忠、夏金强组成,曹远刚任主任;审计委员会由章贵桥、孙建辉、贺琦组成,章贵桥任主任;提名委员会由沈文忠、章贵桥、刘姣组成,沈文忠任主任;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孙建辉、章贵桥、郑维组成,孙建辉任主任。


  从新管理层成员的背景来看,曹远刚、贺琦、夏金强均具备金融、投资领域的从业经历,与此前聚焦光伏制造的管理团队形成明显差异。


  对此,8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棒杰股份,试图就公司新管理层的从业背景变化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进行采访,但电话无人接听。


  跨界光伏失利


  棒杰股份的管理团队“大换血”,与公司光伏业务持续失血、拖累公司发展,最后忍痛“割肉”息息相关。


  2023年5月,棒杰股份宣布与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作,投资建设年产16GW 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62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


  为推进上述项目落地,棒杰股份当年同意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棒杰新能源”)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指定主体衢州信莲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信莲基金”)共同投资设立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山棒杰”)作为上述项目实施主体。


  然而,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业进入“寒冬”,大厂内卷保出货,跨界者则纷纷终止项目。两年过去,棒杰股份也坚持不住,今年7月15日公告终止江山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并签署解除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有关协议,棒杰股份方面需向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方面支付损失赔偿款1500万元,款项应于10月10日前支付,逾期将按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7月15日,棒杰股份还披露了合资公司的减资方案:由江山棒杰以定向减资方式回购信莲基金持有的全部股权,信莲基金8亿元认缴出资(含实缴8000万元)定向减资退出,退出价格为8587.40万元(含实缴本金8000万元及年化8%的利息587.40万元),减资完成后,棒杰新能源将持有江山棒杰100%股权。


  另据棒杰股份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为1.20亿元至1.80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光伏板块长期资产金额较大,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固定费用较高。此外,受公司流动性风险持续影响,公司对因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债务逾期的违约责任计提了预计损失。


  棒杰股份还提示,如果公司下半年光伏板块子公司债务压力及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公司2025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存在为负的可能,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在2025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责任编辑:高冉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