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着力突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迷雾”

2025-05-28 09:37 | 中国证券报

  知识产权的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不仅受技术本身影响,还与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态势、法律保护强度等因素有关。以商标为例,一个商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很有价值,一旦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其价值可能大幅下降。


  在传统融资体系中,缺乏固定资产的科技型企业常因抵押难陷入资金困境。而能够盘活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逐渐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知识产权的价值高度依赖技术迭代、市场需求和法律环境,一项专利可能在短期内因行业爆发而增值,或因技术迭代而贬值。银行本身缺乏细分领域的技术专家和法律团队,难以独立评估知识产权的技术价值,需要依赖第三方评估机构,这就导致评估难、评估贵、评估慢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对此,监管部门正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结合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及智能化评估模型工具,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体系;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化建设,助力更多企业实现“知产”变“资产”。


  巧引金融活水


  “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的300万元贷款,有效缓解了公司扩产升级面临的资金压力。”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区的某家致力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研发的科创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2018年入驻太仓港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以来,随着来自多家制造业龙头企业的长期订单陆续落地,公司急需资金扩建生产线。


  工商银行太仓港区支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了解到这家公司的资金需求后,针对其“轻资产、重技术”的融资特点,该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增信模式,结合外部评估平台数据与内部风控模型,精准测算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最终高效完成了贷款投放。


  “对于初创期企业,我们会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客户经理线下尽调的方式,为技术潜力突出的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支持;对于成长期企业,我们会活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具,盘活企业无形资产,拓宽其融资渠道。同时,我们会依托数字化工具评估企业的技术价值,动态监控相关风险,确保风险可控、银企双赢。”工商银行太仓港区支行负责人说。


  各地监管部门正积极引导辖内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成效显著。例如,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调研,与多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2024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突破650亿元,惠及中小企业超4000家。


  评估难题待解


  在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受知识产权技术密集、专业门槛高等因素影响,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要依赖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对于知识产权的估值,不同机构的评估结果差距较大,且评估周期偏长、费用较高,“评估难、评估贵、评估慢”现象普遍存在。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商事与金融争议解决部主任裴虹博告诉记者,由于知识产权类型多样,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每种类型又有复杂的细分领域。面对同一项知识产权,不同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导致评估价值差异较大。


  “大多数银行缺乏细分领域的技术专家和法律团队,需要依赖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而对于同一项技术专利的评估,有些机构侧重于其未来收益的折现,有些机构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银行难以从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那里确定一项技术的合理质押价值。”裴虹博说。


  同时,裴虹博认为,知识产权的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不仅受技术本身影响,还与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态势、法律保护强度等因素有关。以商标为例,一个商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很有价值,一旦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其价值可能大幅下降,这使得准确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变得十分困难。


  加强价值评估体系建设


  在传统的激励机制下,银行员工对于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存在顾虑。“银行偏好以固定资产抵押为核心的信贷模式,对无形资产质押的接纳度比较低,内部考核机制也没有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倾斜。目前,做这类业务比较多的是大行,中小银行较少涉及。”一位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已关注到相关问题。针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建设银行开创了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方法,试点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由“外部评估”转向“内部评估”、由“经验评估”转向“标准评估”、由“人工评估”转向“智能评估”。


  具体而言,建设银行以2023年开始实施的《专利评估指引》为指导,从专利的法律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等核心要素出发,进一步构建形成建设银行内评法指标体系。以专利许可数据为支撑,形成了以市场价值为参照的价值评估基准。


  经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建设银行作为首家商业银行开展试点工作,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过程中运用内评法确定押品价值,可不再依赖第三方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为企业节约评估费用。


  为改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制定了《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深圳市、宁波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


  《工作方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扩大推广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鼓励商业银行结合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及智能化评估模型工具,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对于单笔1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内部评估或者银企协商形式确定知识产权价值。


  此外,《工作方案》明确,强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标准化建设。支持各地研究制定反映地区特点的商标权、版权评估指引或规范等。鼓励各地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面提供数据、模型和系统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用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整体评价替代价值评估。鼓励专业评估机构提高评估效率、降低评估费用。


责任编辑:周子章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