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上市银行私行管理资产余额均超万亿元

2025-09-05 09:11 | 证券日报

  作为银行零售金融中最具价值挖掘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私人银行是银行经营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锚点,也是银行财富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截至目前,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制银行均已披露上半年经营业绩,其中多家银行晒出私行“账本”。


  《证券日报》记者以有私行数据披露的13家(4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制银行)上市银行为分析样本观察到,截至今年6月末,大部分银行的私行客户数及私行客户管理资产余额(AUM)均较2024年末实现增长,反映出高净值财富管理市场持续扩容。上市银行的私行客户数排位总体较为稳定,国有大行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私行客户AUM达到万亿元级别的有7家。


  增长势头较强


  经统计梳理,A股共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私行客户数据,包括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4家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等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从私行客户数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除了未披露相关数据的工商银行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居前三,私行客户数均超20万户,分别为27.9万户、26.55万户、21.69万户。其中,建设银行的私行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4.69%,增幅位居国有大行首位;中国银行私行客户数站上20万户新台阶;交通银行的私行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8.94%至10.26万户。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一骑绝尘,以18.27万户的私行客户规模排名第一,保持绝对领先。其次为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私行客户数均超过9万户,分别为9.99万户、9.21万户。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私行客户数分别为8.43万户、7.50万户、7万户。浙商银行的私行客户数增速最为强劲,较2024年末增长15.52%至1.68万户。


  从私行客户AUM来看,13家分析样本银行中,有11家披露了该项数据。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私行客户AUM均超3万亿元,分别为3.5万亿元、3.4万亿元、3.18万亿元。交通银行的私行客户AUM为1.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20%。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私行客户AUM“万亿元俱乐部”成员有3家,分别为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3家银行的私行客户AUM分别为1.97万亿元、1.28万亿元、1.05万亿元。其中兴业银行为新晋成员,该行私行客户AUM较2024年末增长9.59%。此外,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的私行客户AUM增速也颇为亮眼,两家银行分别较2024年末增长11.79%、13.26%,分别达9680.44亿元、2321.8亿元。


  持续优化服务能力


  在传统零售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私行业务凭借低资本消耗、业务协同效应强等特点,已成为银行零售金融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抓手。


  “私行业务能够有效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助力银行优化负债结构,缓解净息差收窄带来的盈利压力。且高净值客户群体的交叉销售价值显著,可带动投行、信贷、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贡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访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主导,呈现“头部集中、竞争深化”的发展格局。服务模式从单一理财向综合化服务生态转变,产品从传统固收类扩展至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跨境资产配置等,且数字化赋能成为标配。


  今年上半年,主要商业银行从优化产品体系、多元化资产配置、整合资源优势等多维度进一步强化私行服务能力,构建私行服务生态。


  例如,工商银行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交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投研为引领,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持续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加大普惠低波稳健产品供应力度,增强多元资产配置服务能力。兴业银行加速推广直营中心建设,强化私人银行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以“研产销”一体化机制赋能业务发展,全面升级私行业务专业经营管理体系。


  “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三大方向加速演进。”吴丹表示,一是深度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将重构客户服务流程,实现精准画像、动态风险定价和自动化资产配置;二是服务生态化,银行将整合法律、税务、医疗等外部资源,构建全景式服务体系,特别是家族办公室和传承规划服务将成为竞争焦点;三是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依托QDII、跨境理财通等渠道拓展海外配置选项,同时聚焦绿色金融、新兴产业投资等主题赛道。


  “未来私行业务发展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智能投顾、AI客户画像将成为标配,风控与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责任编辑:周子章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