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2024-11-18 08:55 | 中国科学报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十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沟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计划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让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还是我国多次粮食“危机”的“吹哨人”,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已退休研究员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扎根麦田,为了让老百姓不挨饿


  李振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山东农民家庭,小时候碰上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的父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刚刚解放的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他被调往陕西杨凌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肆虐的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饿肚子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


  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条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地头抱头痛哭。


  小麦条锈病危害巨大,小麦一旦染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打破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


  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他想。


  李振声的设想得到了当时的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他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开展远缘杂交有三道难关: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他们迎难而上,从数百种牧草中挑选12种与小麦杂交,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用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让使它提前2个月开花,成功授粉;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了,他们就一次次地重复进行鉴定、筛选。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中孕育而生,他们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眨眼云烟,李振声从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成为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特别是,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从1981年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仅仅五年,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它还是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


  从1978年起,李振声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还吸引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落户西安,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在国际上的影响。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李振声十分推崇顾炎武的这句名言。这句话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育种工作的写照。

  李振声。遗传发育所供图


  永不止步,为了让国家多打粮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麦田里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党和政府急于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做调研,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足迹遍及河南封丘,河北栾城、南皮,山东禹城,安徽蒙城……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醒了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着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在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出现徘徊时,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从农业领域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做出回报。”


  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计划,历经五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


  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再次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李振声在观察小麦。遗传发育所供图


  珍惜粮食,从不说“饭不好吃”


  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李滨的印象里,父亲从没说过哪顿饭“不好吃”。


  在陕西插队时,李振声总是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当时农户的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就开始吃。李振声很能适应这种饭食,对初到陕西农村蹲点的徒弟穆素梅道:“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搅就挺好吃。”


  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他很多时候就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在昌平育种基地农场的食堂打完“份饭”后,担心自己吃不完,他会先让学生拨走一些再吃,他的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而且要求学生也要做到。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非常不容易。”他说。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爱惜粮食、想要种好粮食的“老李”十分好学。


  李振声64岁时,为了开展高光效育种,向沈允钢院士、匡廷云院士请教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中午时叶子的气孔会关闭,就和匡院士大日头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


  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交流,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李振声认为,科研生涯中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依靠集体和团队,还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今天的遗传发育所,很多科学家都知道他说过的这句话:“做科研要‘打大鸟’,而不是弄一堆‘小麻雀’。”


  李振声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做更重要的事情。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郑琪继承了李振声的衣钵,根据李振声的要求创制小偃麦种质库,培育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郑琪把在北部冬麦区水肥地选育的小麦品系拿到黄淮麦区旱薄地试种时遇到了挫折,他就用曾给她写过的一幅字鼓励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李振声说。

  李振声选择长穗偃麦草作为与小麦杂交的主攻对象,开展了系统研究。遗传发育所供图


责任编辑:林林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