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呵护流动性

2025-07-17 09:00 | 经济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7月1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限为8000亿元、6个月期限为6000亿元。


  “央行6月份打破月末公告惯例,分别于6月5日和6月13日发布买断式逆回购公告,7月央行再次于月中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表明每月买断式逆回购已从月末披露转变为月中披露,显示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强,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加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框架持续调整优化,央行与市场的沟通不断强化,3月中期借贷便利(MLF)首次提前公告,稳定市场预期、流动性就此开始转松。央行分别于6月初和6月中旬提前公告进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缓释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带动市场利率明显下行。


  数据显示,7月共有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王青表示,本月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意味着当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在5月央行降准释放约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基础上,近两个月央行连续实施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既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也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在7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总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总量环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通过降准以及MLF操作,可以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给;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可以增加中短期流动性供给,适当减少短期流动性工具的滚动续作,优化市场流动性的期限结构,从而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好支持。


责任编辑:周子章
免责声明

发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和纠错,及文章配图版权问题均请联系本网,我们将核实后即时删除。


推荐阅读